1、久作庐山别,疑从梦境看。2、昔年挂席过江州,曾为庐山尽日留。3、少时未识庐山好,老去知山却远山。4、读书庐山中,作郡庐山下。5、要识庐山面,他年是故人。6、泰山成砥砺,黄河为裳带。7、泰山夜半见红日,政要人生着脚高。
1、久作庐山别,疑从梦境看。2、昔年挂席过江州,曾为庐山尽日留。3、少时未识庐山好,老去知山却远山。4、读书庐山中,作郡庐山下。5、要识庐山面,他年是故人。6、泰山成砥砺,黄河为裳带。7、泰山夜半见红日,政要人生着脚高。
27、望公聊比泰山云,岁岁年年天下雨。——毛滂《玉楼春·我公两器兼文武》
29、泰山夜半见红日,政要人生着脚高。——方回《七十翁吟七言十绝·脍炎鲸鹏吾不佞》
31、或谓且天为质暗,示珍符固不可辞;若然辞之,是泰山靡记而梁父靡几也。——司马相如《封禅文》
35、谁言伯牙绝弦锺期死,泰山峨峨水汤汤。——黄庭坚《西禅听戴道士弹琴》
38、人间万事,毫发常重泰山轻。——辛弃疾《水调歌头·壬子三山被召陈端仁给事饮饯席上作》
40、倾盖意气竭漳水,平生交结轻泰山。——刘黄裳《赠邺下王大刀挥使维藩歌》
41、吾碑敢学泰山碑,不谓溪翁谓似之。——邵宝《少傅王公书来谓贞节碑制有泰山之遗不胜愧叹》
42、除授得其人,国势维泰山。——程公许《感情中建除体二首·建大将旗鼓》
44、巫咸可使诅楚否,泰山曾不如放乎。——刘克庄《再和·陌头侠少行歌呼》
50、五月至止六月病,遽颓泰山惊逝波。——李商隐《安平公诗·故赠尚书韩氏》
52、千古同歌夸,期年即赐环,敢云能下榻,同看九华山。——徐照《送陈池州十二韵》
59、世间何物最是閒,司谏拂衣归华山。——岳珂《己亥八月廿一日除书予拜太平兴国宫祠官呈赵》
61、怪来今晚加餐饭,一味庐山笋蕨香。——杨万里《梳头看可正平诗有·老子平生汤饼肠》
62、见了庐山想此贤,此贤见了失庐山。——杨万里《寄题刘疑之坟山壮节亭,用辘轳体》
63、君不见晦庵先生妙经学,庐山书院榜白鹿。——杨万里《寄题万安萧和卿云冈书院》
64、彭滭收积雨,庐山放嫩晴。——杨万里《题文发叔所藏潘子真水墨江湖八境小轴庐山霁》
70、借问庐山三峡,与此飞流溅沫,今日定谁雄。——倪偁《水调歌头·昨夜狂雷怒》
72、有时梦入庐山去,瀑布声中拄杖行。——王谌《次亚愚韵·万里春光眼界明》
78、昔年挂席过江州,曾为庐山尽日留。——赵蕃《昭礼在虞山与予分路昭礼举王光远在庐山别周·昔年挂席过江州》
82、此生初饮庐山水,他日徒参雪窦禅。——苏轼《圆通禅院先君旧游也四月二十四日晚至宿焉明》
86、一诵庐山高,万景不得藏。——梅尧臣《依韵和郭祥正秘校遇雨宿昭亭见怀》
88、胜地东林十八公,庐山千古一清风。——黄庭坚《东林寺二首·胜地东林十八公》
89、庐山秀出南斗傍,登高送远形神开。——黄庭坚《寿圣观道士黄至明开小隐轩太守徐公为题曰快》
90、从今要见庐山面,画作屏风静处看。——张耒《慈湖中流遇大风舟危甚食时风止游灵岩寺》
92、庐山多名缁,过客礼白足。——苏辙《次韵孔平仲著作见寄四首·昔在京城南》
93、当年五月访庐山,山翠浮声寝食间。——苏辙《书庐山刘顗宫苑屋壁三绝·当年五月访庐山》
101、九华山路云遮寺,清弋江村柳拂桥。——杜牧《宣州送裴坦判官往舒州时牧欲赴官归京》
102、九华山,九华山, 自是造化一尤物,焉能籍甚乎人间。——刘禹锡《九华山歌》
105、又不见九华山下齐丘生,晚入南唐作谋士。——郑善夫《南唐后主画竹引》